钟茂初:“庞局经济”的运行机理及其经济社会影响
2017-07-19

摘要:现代经济的运行机制与“庞局”运行机理有着类似的结构,“庞局”机理是刻画现代经济运行机制的一个拟合良好的“理论模型”。庞局经济现象,普遍地存在于现代经济发展现实中,而主流经济学理论对此尚属于认识盲区。庞局经济活动,有时序上的“借新债还旧债”、“寅吃卯粮”形式和空间上的“拆东墙补西墙”形式,庞局经济的主要过程和要素包括:设局、增信、高收益率示范、庞局正反馈、变局、破局。庞局经济,最终必然走向难以为继而崩溃的结局,其对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为:“庞局经济”的参与广泛性引发全局性的经济社会影响;金融为庞局经济提供平台加剧经济社会风险;整个社会走向非理性的致富迷局、高收入群体图利中低收入群体而造成收入财富结构朝着更加不公平的方向发展;具有庞局特性的社会保障制度难以为继进而影响社会稳定的基础。要使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应着眼于长期需求稳定的实体经济;各个层面的债务(政府债务、企业债务、消费者债务、金融机构债务)应限定在理性范围;金融规模不可超过实体经济需要而超常发展;社会保障应着眼于社会各阶层之间社会福利的调剂,而不是“外生性”地增加社会成员福利。

作者简介:钟茂初,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

一、现代经济中的“庞局经济”现象

1. 问题的提出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直至今日,其后续影响仍在持续发酵。是什么要素引发了这一场经济危机?诸多经济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主流观点认为,监管不力的过度金融创新是主要原因。笔者认为,这一认识失之深刻。其根源应直指资本经济运行机制,危机是资本经济长期积累的矛盾达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结果。目前,全球发达的资本经济中,都处于举步维艰的地步:欧洲国家主权债务问题危机四伏,日本经济自19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后长期低迷不振,美国经济各个层面的严重“透支”而债台高筑。显然,这并不是一时性或周期性的经济景气问题,也不可能是某一经济政策不当的问题,无疑是整体经济运行机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态势。

那么,现代资本经济运行机制的核心特征是什么?其运行机理是什么?笔者认为,现代经济运行机制与“庞局”运行机理有着类似的结构。所谓“庞局”(Ponzi Scheme),就是设计一个宣称能够获得高收益的投资活动,吸引大量投资者参与其中,用后期投资者的资金支付前期投资者的高收益,循环往复,直至后续资金难以为继、或投资者信心不再之时,整个系统迅速崩溃。“庞局”现象,广泛地存在于现实经济活动之中。

2. 现代经济发展与“庞局经济”密切关联

“庞局”,并不仅仅限于微观经济领域。现代经济史中的宏观经济,也不乏这样的事例,且工业经济以来的历次经济危机的成因都与各种名目的“庞局”有着密切的关联。如,1847-1850年代的经济危机与当时的大规模铁路建设投资名义下的“庞局”密切相关,1920—1930年代的大危机与其时的房地产繁荣名义下的“庞局”密切关联,198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与破灭与其时日本房地产及股市繁荣名义下的“庞局”密切关联,1990年代“新经济”的形成与破灭与其时的IT技术名义下的“庞局”的成局与崩溃密切关联。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这是“金融创新”名义下的“庞局”崩溃。引发危机的是美国的“次贷问题”,次贷及其金融衍生品从形成到扩张的整个过程,具有显著的“庞局”特性(并不可信的预期高收益率、前期的收益来自后期参与者的资金、前期参与者收益刺激源源不断的后期参与者)。次贷及其金融衍生品的繁荣,是建立在并不可信的预期高收益率的基础上不断扩张而形成的,其放贷机构、投资银行、投资者之间的“庞局”特性明显,注定了它走向崩溃的必然后果。次贷及其金融衍生品投资活动,不可避免地演变为次贷危机。次贷危机转变为金融危机,金融危机转变为经济危机,美国的金融危机转变为全球性经济危机,是沿着各个不同途径蔓延而形成的。首先,次贷及其金融衍生品投资,沿着低信用者群体——放贷机构——投资银行——投资者——投资者这样的路线形成,其崩溃过程也沿着这一路线连锁崩溃,资金与收益的链条一节一节地断裂,形成恶性连锁反应;而后,次贷危机又沿着投资银行、参与次贷债券的金融机构向整个金融体系蔓延;进而,美国的金融危机,又沿着金融全球化的全球性金融联系,向全球金融体系、全球金融机构蔓延;最后,金融危机,又沿着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联关系,向实体经济蔓延,向全球经济体系蔓延,形成全球性经济危机。次贷的规模是有限的,为什么美国乃至全球如此庞大的经济规模却无法遏制其危机的蔓延呢?这就表明:次贷危机不是问题的核心,它只是整个经济危机的“引信”,它引爆了现代经济体系中无数个“爆炸点”,这些“爆炸点”都有与“庞局”相类似的机理,整个经济体系就是由这样一些“爆炸点”以错综复杂的方式串联在一起的,次贷危机一引爆,便不可避免地、不可遏止地向各个领域延烧引爆。各国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既应接不暇,事实上也无能为力。

3. 现代经济中的“透支经济”与“庞局经济”密切关联

现代经济活动中,“透支”(overdraft)是普遍现象,如,信贷消费(消费者对未来收入的透支)、企业债务(生产者对未来收益的透支)、财政赤字(国家对未来财政收入的透支)等,耗竭性使用自然资源环境以实现经济增长也是透支的一种形式(对后代人的透支),可称之为“透支经济”。透支经济,与“庞局”也有着类同的结构和机理。其本质是:游戏的延续依存于“信用”而不断获得债务,同时不断将债务本息的偿还往后推延,直至“信用”不再可信而无法获得新的债务、债务本息无法偿付,游戏崩溃而结束。所以,常态化的透支过程,就是“庞局”经济活动的运行过程。

主流经济学认为,“透支”有利于经济增长。主要理由有:(1)资本流动是提高经济效率的手段,经济增长应着眼于资本流量的增加,资本流量是“运载”资本收益的载体,经济活动参与者在经济活动中,并没有动用他人的资本,而只是借用了他人资本(获益之后迅速返还),而在资本借用和资本流量增加的过程中,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获益能力得以大幅提高、财富也得以加速累积。“透支”,增加了资本流量,进而加速了财富增长。(2)“透支”有利于经济增长,源于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即指资本投入增加会带来国民收入的成倍增长;(3)透支只是不同时期之间、不同人群之间、不同生命周期之间收支差异的调剂,对整体而言收支是平衡的,债务不会造成危害后果。

主流经济学对“透支”经济的认识,存在着逻辑缺陷:(1)如果增加资本流量以增加获益的思路成为所有经济主体的共同理念,即:消费者超出可支配收入采用信贷方式扩大消费,企业超出自有资本采用信贷方式扩大生产规模,政府超出财政能力采用赤字方式扩大财政支出,金融机构超出吸纳资金量采用信用创造方式大幅地对外放贷,货币当局超出经济体系内生货币供应量而大幅增加外生货币,借用的资本从何而来?现实的解决方式是,采取不问借贷最终出处的态度,因为金融体系及信用制度能不断地提供各个经济主体所需的资金。现实世界所有债务总和,远超所有可用资金总和,追根究底地寻求所有信用资金的出处,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所有超贷的资金都是“虚构”或“透支”。(2)透支,并不是不同时期收入与支出的调剂。如果仅仅是当期的支出提前使用了下期的收入,而在下期则减少相应支出以实现收支平衡。这样的行为,对实际经济运行影响不大,因为:如果把当期和下期合并为一个会计期间来看,并没有发生透支活动。所以,有实际意义的透支,必定是持续地透支而常态性地形成大于收入的支出。透支的债务必然一期一期地累积,必然无法偿还,其“庞局”性质显然易见,当前欧洲国家普遍的主权债务危机就是典型的例子。所以,无论哪一层级的经济主体,一旦实施了常态化的透支,就不可能偿还,必然不断累积,直至最终崩溃。

4. 主流经济学对“庞局经济”的认识盲区

以“庞局”机理运行的经济现象,普遍存在于各个经济领域。一个企业日复一日地计较于“成本—收益”的核算累积起来的财富,因某一金融操作而瞬间破产;一个家庭几十年辛辛苦苦地累积起来的财富,因参与某一金融理财而瞬间化为乌有;一个国家经过长期发展累积的外汇财富因投资发达国家金融产品而遭受巨大损失。这就引出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是日常成本核算之类的“算小账”重要,还是防范经济危机大风险之类的“算大账”重要?但是,处于主流地位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尚未将其纳入理论视野。根本原因在于“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天然缺陷。

“理性经济人”,是现代经济学理论构架的基础。 所谓“经济人”,即是在经济活动中,经济当事人都能够通过“成本—收益”的比较或趋利避害的原则来对其所面临的一切机会、目标、手段进行最有利的选择。但是,面对此次危机,“经济人假设”显然存在内在缺陷。现代经济活动中,个人消费者计较小额支出的合理价格,却无力计较大额支出的合理与否;企业计较生产成本、劳动成本的大小,却无力计较行业市场变化、资金运作所导致的大风险。主流经济学的缺陷在于:经济人在理性地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无力理性地认知宏观的约束条件[①]。或者说,主流经济学完全无视普遍存在的庞局崩溃风险。

此外,主流经济学的盲区还体现为:“庞局”崩溃这样的突变(非连续性)现象,在经济生活中经常出现且影响巨大,但现代经济学的边际分析和计量分析无视突变现象;经济活动以最大化利益追求为行为依据,但最大化利益的获得往往是由外部性影响实现的,而微观的外部性影响的加总效应是受到约束的,主流经济学却无视这一约束;主流经济学认为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但现实中小概率事件的时常发生,影响巨大且不可避免;由于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无极限,所以“庞局”崩溃状态不会出现,这是现代经济学隐含的假设。以上方面,都是主流经济学与现实经济活动脱节的认识盲区。在这样的理论认识指导下,走向庞局崩溃是必然的结果,而面对庞局崩溃结果束手无策也是必然的。

5. 对现代经济与“庞局经济”关系的初步认识

从上述事例可以总结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现代经济运行机制与“庞局”运行机理有着类似的结构!尤其是现代经济中宏观经济增长过程、金融体系的运行过程、投资品市场的运行过程、财政体系的运行过程,似乎都无不与“庞局”有着类同的机理,这样的经济体系或可称之为“庞局经济”(Economy of Ponzi Scheme)[②]。即,“庞局机理”或许是一个对现代经济运行很恰切的拟合模型,并可采用“庞局机理”对现代经济运行和危机进行新视角的阐释,可在理论上弥补主流经济学对“庞局经济”的认识盲区。

有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现代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与“庞局”运行方式相类同的观点。斯特兰奇(Susan Strange)提出赌场资本主义(casino capitalism)概念[③],认为:现代资本主义体系已成为一个巨大的赌场,全球每一个人都被卷入其中。当代资本主义具有高度的投机性和风险性,它具备了赌场的所有要素。明斯基(Hyman P.Minsky)建立了“金融不稳定假说”(FinancialInstability Hypothesis)理论[④],认为:资本主义的本性决定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投机型财务(SpeculativeFinance)和庞局型财务(PonziFinance)放大了金融系统风险。希勒(RobertJ. Shiller)提出[⑤],现实经济是“非理性繁荣” (Irrational Exuberance),投机性泡沫的反馈机制(自发形成的庞局过程),已经构成了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投资者产生高度信心和热情的价格反馈机制,是金融市场中一个组成部分。

二、“庞局经济”的运行机理

“庞局”,在各个经济领域持续上演着,不断更换设局的“标的物”已经演变到房地产、股票、期货、石油、汇率以及诸多的金融衍生品,成为现代经济中普遍的经济模式。理清“庞局”的一般机理,对于认识现代经济的本质和规律,有其启示性的作用。换言之,“庞局”机理是刻画现代经济运行机制的一个拟合良好的“理论模型”。

1. “庞局经济”的一般过程与一般特征

庞局经济活动的一般过程是:设局者设计“标的物”——某一具有“可信的”投资收益来源的投资产品,向投资者承诺高收益回报,第一期投资者相信其高收益回报的承诺进行“投资”,可通过自有资金或借贷资金如期向其支付投资收益;第二期投资者,因看到前期投资者获得了“真实”的收益,更加相信高收益回报的承诺而进行投资,此时即可用第二期投资者资金向第一期投资者支付的收益(收回自有资金或返还借贷资金);随后的投资者看到“真实”的高回报后,将源源不断地加入其中,而设局者也可以源源不断地利用后期参与者资金支付其承诺的预期高收益。循环往复,规模迅速扩张,直至后续资金难以为继、或投资者信心不再之时,整个系统迅速崩溃。庞局经济活动的特征可归纳为:

(1)宣称无极限的单向性增长;

(2)增长的基础建立在“良好预期”,而“良好预期”远远偏离现实状况;

(3)维持某种持续增长局面的前提是社会公众普遍持有某一“信念”,而这一“信念”并无可信的物质基础;

(4)收益增长的“真实性”,是不断地把后续资金用于支付前期的“收益”,类似于借新债还旧债,实质是一个“零和游戏”;

(5)当某一“信念”变得脆弱之时,“标的物”出现调整,而通过树立新的“信念”来维持局面不被打破。

2. “庞局经济”的类型与理论阐释模型

庞局经济活动有不同的类型,既有时序上的“借新债还旧债”、“寅吃卯粮”形式,也有空间上的“拆东墙补西墙”形式,还有实体经济与庞局经济相结合的形式。庞局经济可用以下“庞局平衡方程”)进行理论描述。设Yt为某时点t的参与规模,r为参与预期收益率,rYt为参与预期收益,C为整个活动中的其他成本。只有满足以下平衡方程,才能使财富游戏继续。平衡方程的含义是:向上一期参与者返还本金并支付承诺的收益以及支付其他成本,是由下一期参与者资金来支付。

3. “庞局经济”盛衰各过程的要素

庞局经济过程的成局和繁荣的不同发展阶段,其主要过程和要素包括:

(1)设局。在某一经济活动成局开端阶段,“标的物”与“预期收益率”的设计,至为重要。这个用于设局的“标的物”必须具有创新性,同时又必须具有潜在的公众认同性,还必须具有与预期高收益率的关联性,关键是必须具有规模持续扩张性。2001—2007年美国房地产繁荣,“次级贷款”及其证券化,就是庞局设局“标的物”选择的典型例子。各种金融衍生品及其预期收益率,也是相关庞局经济活动成局的关键。这一要素,可称之为“庞局设局”。

(2)庞局信念与庞局增信。某一经济活动能否顺利展开,关键在于能否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其中。而提高公众对该经济活动的信任,是吸引公众参与的关键。所以,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想方设法增加可信度,信用评级就是为了达成这一目的的方式。美国安然公司(Enron Corporation)、世通公司(WorldCom, Inc.)通过信用评级机构虚构高收益的事例,是“增加可信度”的典型例子。公众对于“庞局经济”的信任度可称之为“庞局信念”,而增加可信度的要素可称之为“庞局增信”。

(3)高收益率示范。为使某一经济活动顺利展开,吸引大量公众参与更为直接更为有效的方式是:高收益率支付的示范,通过这一示范诱惑更多的潜在参与者进入参与状态。麦道夫理财(Madoff’ scheme)长期实施高收益率支付,是其范例。高收益率示范,是“庞局增信”的重要方式。

(4)庞局正反馈。为使某一经济活动顺利展开,参与规模得以持续扩张是其必要条件,通常的方式都是“高收益-规模扩张”正反馈(即,以高收益率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又由众多参与者来实现更高的收益率,循环往复)。现实经济活动中,短期内股票价格不断攀升与股市参与者不断扩大、短期内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与房地产投资者不断增加的现象(全民参与、多数企业参与、金融机构全面参与、政府政策鼓励),都是典型例子。这一机制可称之为“庞局正反馈”。

(5)庞局动能。某一经济活动能否顺利展开、参与规模的持续扩张,就在于能否为之提供“扩张动能”。信用创造是其常见手段。个人消费信贷扩张、企业高债务、银行高放贷、国家财政赤字等,都是典型例子。这一要素可称之为“庞局动能”。

(6)庞局变局。为应对参与规模难以持续所出现的颓势,或为应对原本的庞局经济活动出现的崩溃迹象,设局者可通过改变标的物、改变游戏规则、改善预期收益率及其可信度等方式适时地进行变局,以达到庞局经济活动得以延续的目的。2001年美国新经济泡沫破灭之时,以金融创新带动房地产业的兴起,就是“庞局变局”的典型例子。这一过程可称之为“庞局变局”。

(7)庞局破局。任何庞局经济活动的最终结局必然是轰然坍塌,而此时仍在局中的参与者必然承受巨大的损失,所有在局参与者的财富必然大幅蒸发。2008年由次贷危机蔓延而形成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各个层面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财富大量湮灭,是其典型例证。这一结局,可称之为“庞局破局”。

上述因素,即是“庞局经济”的基本分析概念。

4. “庞局经济”中的“变局”与“破局”

无论对设局者而言、对参与者而言,都不希望“游戏”迅速破局,而期待能够延续得越长久越好。这就必须使游戏出现“变局”。为应对庞局经济活动可能的崩溃而采取的“变局”行为,称之为“庞局变局”。庞局经济活动中所涉及的因素,无非是几种:标的物、预期收益率、参与规模(与延续的期数直接相关),“变局”也只能围绕这些因素来设计。

(1)改变标的物:预感到游戏快要维持不下去、即将接近崩溃期T之时,不知不觉地把一个游戏转换为另外一个游戏(或者转换成原游戏与新游戏并存),避免了前一个游戏完全崩溃的过程;

(2)改变预期收益率:预期收益率变小,将逼退部分参与者(也可视作为较为和缓的崩溃形式),而使游戏在较低层级上持续进行;

(3)采用一个可控制的“小崩溃”,使游戏退回到相对远离崩溃期T的阶段。游戏在这个较低层级上重新展开。

许多微观或宏观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事实上就是避免庞局经济崩溃的“变局”。技术创新概念下的新产品及其不断的更新换代,是微观经济领域庞局经济活动变局的手段。不断变局,使破局崩溃不断延后,甚至不再出现。技术进步、制度创新、金融创新,则往往是宏观经济利益庞局经济活动变局的方式。“次贷”问题的出现,就是一次典型的变局。2001年IT为“标的物”名为“新经济”的“庞局经济活动”面临崩溃的状态下,美国经济本应陷入衰退,但那次衰退很短。之所以那么短,因为美联储用降息来刺激房地产经济,由此造成美国房地产市场一度高度繁荣,代价是带来了房地产泡沫,一个比新经济泡沫更大的泡沫,随着2006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次贷危机逐步显现,并愈演愈烈成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时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林毅夫认为,从这场危机中,世界应该吸取的第一个经验教训就是——不能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却创造一个更大的问题。然而,就目前的经济运行体系及其机制而言,这是难以摆脱的一个循环:“设局”——“破局”——“变局”。可以预言,如果全球经济体系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的话,即使此次全球经济危机在某一方案下得以走出,那么其后的发展趋势依然无法摆脱“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却创造一个更大问题”的宿命。

庞局经济的最大危害,在于崩溃是瞬时发生的,该时点的所有参与者都将损失大部分的参与资金。其损失加总规模是极其庞大的。对于一个经济体系而言,如果,这些损失没有系统联系,而是发生在不同领域、不同时点,那么经济体系可以逐步消化其影响,但由于庞局经济活动崩溃是系统性且同时性的,对于经济体系而言发生了“共振效应”,其影响是巨大,且往往是不可挽回的。庞局经济走向崩溃是必然的。庞局经济过程的危机和破局,出现在以下状况:

(1)预期收益率,由“可信”转为“不可信”的状况;

(2)预期收益,由“正常支付”转为“不可正常支付”的(原有参与者的预期收益到期按约支付转为难以按时按约支付)状况;

(3)参与规模,由“持续”转为“不可持续”的状况(新增参与越来越少,且原有参与者陆续退出并形成示范)的状况;

(4)资金流,由“可拆补”转为“不可拆补”(原本资金充裕逐步转向捉襟见肘,资金窟窿越来越大,难以掩饰)的状况。

三、“庞局经济”的经济社会影响

现代经济中的宏观经济的运行与增长、金融体系的运行、投资品市场的运行、财政体系的运行,都无不与“庞局”有着类同的机理。如同庞局崩溃后会给参与者带来严重的损失一样,各种“庞局经济”也必然会给整个经济社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1. “庞局经济”的参与广泛性引发全局性的经济社会影响

“庞局经济”之所以成局,其最重要的条件是广泛参与。所以,庞局经济的危害必然是全局性的、整体性的。首先,庞局经济所设计的“标的物”必然是与社会大众密切关联的商品;其次,参与者是整个经济中的各个主体,以及各个主体中的多数成员,使得该庞局成为整个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再者,庞局崩溃时承受损失的参与者是多数,而获利者只是之前获利了结了的少数。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房地产炒作的“庞局”,房地产作为重要的消费品和投资品,它的产业发展往往与宏观经济的景气联系在一起。1985—1990日本的泡沫经济、2002—2007年美国经济的繁荣,都与房地产的繁荣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实经济中,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往往成为宏观经济景气的表征。在所有宏观经济部门之中,房地产之所以会被凸显出来,就在于它比起其他领域更加具备庞局经济活动设局、增信、扩张等过程所需的条件。土地的稀缺性(价格不断上涨及财富不断增值的物质基础),住房需求的必需性(刚性需求)、住房改善的持续性(可不断扩大的需求)、住房需求从必需品到奢侈品的全覆盖性(需求规模庞大),房地产的可融资性(作为真实的财富、作为可获得收益的投资品、作为可获得信贷的抵押物),房地产与政府收入的关联性(房地产相关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这些因素决定了以房地产为“标的物”展开庞局经济活动的有利条件。从“预期收益率”因素来看,土地的稀缺性和民众的广泛需求性,决定了房地产具有“高预期收益率”的可能性和可信性。从“规模扩张”因素来看,民众的广泛需求性、需求可持续改进的特性决定了房地产具有规模不断扩张的潜能;而房地产的投资收益性,又决定了可形成“高预期收益——规模扩张”的正反馈循环。加之,政府财政收入有很大比例是依存于房地产规模的“抽成”(take a percentage),所以政府政策也会倾向于支持规模扩张。从“规模扩张动能”因素来看,由于房地产业早已形成并不断完善了按揭制度,强化了规模扩张的动能,加之首付比例、房贷利率、信用条件等手段的调控,使得规模扩张动能可以得到不断增加。由于上述因素,房地产“庞局”崩溃的后果可想而知。各个时期的实例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性,其引发的社会后果都是全局性的。

当一个经济社会中的重要要素、重要资源、重要商品,如土地、能源、资源、外汇、农产品期货等,都成为庞局炒作“标的物”之时,整个社会也就陷入了一个充满庞局崩溃风险的状态。一个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应着眼于长期需求稳定的产业行业,社会成员收入和财富增长的目标来源,应着眼于需求稳定的实体经济。只有摈弃了通过虚拟经济快速致富的社会氛围,只有依靠实体经济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具有其坚实的基础。

2. 金融虚拟化加剧经济社会风险

金融的基本职能是资本的中介与资本的聚集,这些原始职能的确能够带来更多可有效利用的资本,能够为全社会的经济活动规模扩张和效率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而获得相应的收益。但是,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金融业日益朝着虚拟化方向发展,金融业的收益,随着虚拟化的进程而不断加码。金融业本身已经远远偏离了其基本职能,走向了金融异化,为庞局经济活动构建交易平台成为了金融的主业。

金融在全球各个经济体和各个经济领域中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金融能够创造出无限的财富等认识,让公众深信不疑。其实,金融高收益是一种虚幻,某些有关金融的“常识”违背了基本逻辑,加剧了经济社会风险。如:

(1)金融产品真的是高风险、高收益?“高收益必有高风险”,既合乎逻辑也与现实状况相符。但反过来说“高风险必有高收益”,就违背了逻辑合理性。因为,高风险未必带来高收益。风险高到一定程度后就成为了大概率事件,风险发生的概率极大之时,何来收益?

(2)资本流动效率真的可提高资本收益?金融衍生品,能够大大提高资本流动效率,进而提高资本的收益,这是金融衍生品的重要理据。这一逻辑是有前提的。在实体经济所需的资金充足的前提下,其收益的提高不再依赖资本规模扩张,而依赖需求或技术进步。所以,此时过度的金融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反而造成虚假的资金需求假象。

(3)资产价格真的是市场决定的?支撑金融衍生品的是资产评价的高价格,往往把这一价格评价看作是市场均衡的结果。事实上,由于高杠杆操作,价格只是操作者对赌的赌局选择。如果“参与者”是有信用支付能力的,那么对赌的结果是“零和”;如果“参与者”没有信用支付能力的,那么对赌的结果是“负和”,由全体参与成员分担,甚至由全社会分担。

(4)全民理财真的能够提高全民收入?在促进收入增长的讨论中,往往会提出提高民众理财水平、增加民众资产性收入的主张。其实,从整体来看,这一认识也不符合基本逻辑。实质是,把“风险收益”当作了“真实收益”。而推广“理财产品”的金融机构,有意无意地混淆两者的根本区别(有意淡化了风险收益所伴随的风险损失),而诱导大量的公众购买其“理财产品”。

金融业的高收益(此处仅指金融基本职能之外的收益),通常是通过增加社会风险方式来实现的。如:

(1)通过金融市场的操作,人为地制造出的“市场信号”和“预期信号”,诱导了民众把长期需求变为短期需求(如,短期内迅速膨胀的房地产需求),从中牟取金融利益,而损害长期经济发展的基础。

(2)通过鼓吹金融资本创造并应获取超额利润的“道理”,实质上挤占了其他要素的收益(尤其是挤占了劳动者收益)。

(3)通过信贷扩张,势必造成了“财富”与“债务”的同时扩张。金融系统必定从“财富扩张”中获得抽成,但对“债务扩张”却不承担后果和责任。

(4)通过虚拟经济方式,挤占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挤占了消费。(实体经济的利润来源是实体经济产品可能带来消费者效用增加而使消费者意愿支付的增加,而虚拟经济通过鼓吹某种“高收益率”或“高预期收益率”,使之转变为风险收益)。

(5)通过稀释资本本身的价值,而达到攫取金融收益的目的。通过所谓的“乘数效应”,可以将一定规模的资本无限地循环,而无限放大资本量。从个别的金融机构来看,它将在竞争中获得较高的收益,但从整体上来看,只是把资本量放大了,资本实际收益并不会增加,实质上就是各家金融机构不断加码“兑水”来稀释资本的过程。

(6)通过绑架国家信用、风险由国家承担连带责任的方式,无限度地攫取风险收益。某一金融机构的破产,必然牵连到整个金融体系,所以在多数情况下,国家不轻易让任何银行破产,因此国家也就不得不想方设法地使摇摇欲坠的金融机构不至破产。在此背景下,金融机构进行高风险的操作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反正获得高收益归自身所有,而一旦出现巨额亏损则有国家为之共担。

对于金融繁荣给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要理性地审视。要充分认识,金融经济过度繁荣背后的负面影响,要认识到资本市场的过度繁荣必然意味着整体经济的失衡,金融规模不可超过实体经济需要而超常发展;要认识到,发达国家极力推动金融自由化、金融投资活动全球化的牟利目的,发展中国家应保持金融体系的独立性、金融全球化应限于金融基本职能方面、要与金融过度扩张的金融体系相隔离;要认识到,治理经济危机,必须让曾被炒高的各种金融资产回归到合理价格水平,只有让经济基本面回归到真实可信的基础,才能恢复公众的信心和相互间的信用;要认识到,在新一轮全球经济增长中,“碳金融”等很可能成为发达国家设局图利的一种新模式。

3. 整个社会走向非理性的致富迷局,高收入群体图利中低收入群体

庞局经济,无论设计多么“巧妙”,促使多少人相信其“真实”收益并参与其中,其本质是“零和游戏”,不可能从中创造任何增益,而只是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再分配。在这一过程之中,中低收入者总是处于跟随者的地位,必然成为设局者和早期参与者的图利目标对象。其结果必然是“劫贫济富”,造成收入分配朝着更加不公平的方向发展。

以金融衍生品的运行为例,设局者以金融衍生品牟利于普通投资者。斯特兰奇指出[⑥]:操纵资本主义金融市场这个大赌场的主要力量,是银行家、资本家和专业经纪人。他们是这一赌场中的大赢家。这一巨大赌场也把众多的普通居民卷入其中。尽管极少数普通居民在这一赌场中偶有小赢,总体上普通大众通常都是牺牲者。极少数人在这一赌场中的暴富,正是以伤害大多数普通人为代价的。这正是当代资本主义这一赌场的内在逻辑。华尔街的理论总是说,通过广泛参与繁荣的金融市场,社会财富已经变得大众化了。统计数据表明:在1983年和1995年期间,美国最富裕的20%家庭的盈利大约是11%,接下来的20%家庭损失了4.3%,再下来20%家庭损失了7.8%,而最后4%的家庭的损失达68.3%。

就社会稳定而言,如果任由高收入阶层不断以“庞局经济”方式来图利中低收入阶层的话,那么必然走向贫富越来越两极分化的金字塔形结构社会。这样的社会结构、收入结构、财富结构长期存在,既不利于社会稳定,也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长期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所有社会成员普遍有一定的财富积累,但是如果整个社会都处于“投机图利”的氛围之中,不断参与各种各样的投机炒作(股票、期货、房地产、理财产品等)。最终,中低收入阶层的财富必将被各种“投资活动”而吸走。这样的社会氛围,不利于稳定的社会结构的形成。之所以不应把社会成员普遍参与理财活动作为提高财产性收入的手段,因为,高风险的理财产品,根本不可能增加全民财富,而只是财富的重新分配,而中低收入者在其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往往会成为强势投资者“做局”的诱导对象,最终成为“最后的接棒者”而蒙受损失。因此,宏观政策不应把推广“理财活动”作为增加民众收入水平的手段。对过度的投机性炒作活动,应有相应的抑制政策手段。国家对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支持政策,必须保障民众财产性收入主要来自于实体经济的利润分成[⑦]。

4. 社会保障的庞局特性及其难以为继的后果

现代资本经济制度(特别是福利社会的提出)试图通过社会调节机制来实现公平的目标。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如社会保障制度),就是所宣称的公平实现手段之一。那么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制度真的能够解决民众的医疗、养老、失业等后顾之忧吗?事实上,社会福利制度也具有相当程度的庞局特性。图洛克(Gordon Tullock)认为,福利制度过度透支了财富,令未来几代人的负担沉重而前途黯淡。福利政策刚开始实施时,大部分人享受到短暂的好处,但所有的后代却会因此显著受损。这是民主制度一个很不幸的缺点,后代不可能参与投票,使得当代人不必充分考虑他们的利益,形成一个以后代人的福利为代价使当代人受益的社会福利制度[⑧]。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一直被认为是市场经济制度下有效解决效率与公平问题的重要制度,在对民众的医疗、养老、失业等后顾之忧作出基本保障之后,为市场经济制度的全面推行奠定了基础。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认为[⑨],美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端,那些触目惊心数字、那些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无愧于“最大规模的庞局”。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由于现有受惠人的数量已经大于纳税人数量,且这种差距只会继续拉大。实际上,现有的雇员们支付的社会保障税都用在现有的退休人员身上了。在不远的将来,当到期需要支付的福利金额超越了社会保障税收入时,为了填补这个差距就只能加税、借钱、印钱了。

毋庸讳言,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内在结构,决定了它具有庞局特性,也必然最终走向破局的结果。破局的可能方式有:

(1)当某期缴纳额难以满足同期支付要求时,不得不降低支付标准,实质上也就是推翻了之前吸引参与社会保障的福利承诺,这对继续维持“社会保障信念”必定是一个大的打击。但在一个较低福利承诺水平的状况下,可以形成一个新的“游戏”,尽管其参与规模将大幅下降。

(2)当某期缴纳金额难以满足同期支付要求时,不得不以“打白条”的方式作为承诺福利的支付。短时期内,民众可能相信“白条”的价值而接受。但当“白条”支付越来越多,很难看到兑付的希望的状况下,民众将对“白条”失去信任,依然走向破局。

(3)当某期缴纳金额难以满足同期支付要求时,宣布社会保障系统“破产”,不再接受参与者、也不再支付承诺福利。此时,那些已经缴纳社会保障资金,但却尚未获得承诺福利支付的参与者,他们成为了整个“游戏”过程中“最后的一棒”,成为最终损失的承受群体。整个过程中,获得利益是那些在之前各期已经获得承诺福利的参与者。

社会保障必然“破局”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保障本质上是一个“保险合约”,“保险”合约能够起作用的基本前提是:出险的概率较小,多数参与者缴纳少量的保险金累积一笔较大的资金,可用于赔付少数出险者的意外损失。而社会保障制度中,事实上每个人都是要求得到补偿的,亦即100%的“出险”与100%的“赔付”,这无论如何都是难以持续下去的,也就只能采取“庞局”的方式,以后期参与者的缴纳去支付前期参与者的收益,直至难以为继而崩溃。要想更长久地维持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就必须持久地给予足额的补贴,那就必然采取高税收政策。而高税收又会影响经济增长,进而影响未来的税收及未来的社会保障补贴,为了回避这一悖论,自然而然地走向发行国债、赤字财政的政策。而长期的财政赤字政策,必然形成庞局,最终走向难以维持而崩溃的局面。现实中,各国的各种福利制度,都是同样的机理,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社会保障制度,是保证公平的手段,保证社会稳定的“安全阀”。但社会保障的最主要功能是社会各阶层之间社会福利的调剂,而不是“外生性”地为社会成员增加社会福利。这个认识误区和实践误区,必须予以调整,否则社会保障制度必然走向难以为继的不归之途。

[①]这就犹如在玩“21点游戏”时,并不是每一次都能够达到无限接近21点而不“爆了”的“利益最大化”目标,在追求最大化利益的过程中,有很大的几率导致“爆了”的结果(不仅利益最大化目标无法实现,而且是彻底损失)。

[②]与之相类似的概念有匹兹堡大学卡茨商学院教授Ken Lehn提出的庞局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a PonziScheme)、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教授Hyman P.Minsky提出的庞局型财务(PonziFinance)。

[③]参见:苏珊·斯特兰奇:赌场资本主义(中译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④]参见:Hyman P.Minsky:Stabilizing an Unstable Economy,Yale Unixersity Press,1986。

[⑤]参见:罗伯特·希勒:放大机制:自发形成的庞局骗局,财经2001年第5期;罗伯特·希勒,非理性繁荣(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⑥]苏珊·斯特兰奇:赌场资本主义(中译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⑦]参见:钟茂初: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宏观政策研究,《学习与实践》2012年第1期。

[⑧]参见:图洛克:收入再分配的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⑨]弗里德曼于1999年11 月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社会保障制度幻想》(Social Security Chimeras)一文,后编辑收录在《弗里德曼精选文集》(The Essence of Friedman)中,题目改为“社会保障:有史以来最大的庞局骗局”(Social Security:The Biggest Ponzi Scheme on Earth)。

(原文载于《学术月刊》 作者:钟茂初,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