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经济学博士的西部基层梦
2017-07-20

在普通人看来,经济学博士与西部这两个词是互斥的,大家往往倾向于毕业后留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我校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生杨思飞,却选择做了一只飞往西北的“孔雀”,将在毕业之后前往陕南秦岭深处的国家级贫困县丹凤县任职,实现自己去西部基层工作的梦想。

不忘初心  服务西部基层想法从未动摇

谈起自己所做的选择,杨思飞坦言,“博士生入学之初我就已经萌发了去西部基层工作的念头,至今从未动摇。我一直将‘共产党员’作为自己最重要的身份标签,也衷心地想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十八届五中全会报告提出了共享的发展理念,‘十三五’后我国扶贫事业进入了攻坚阶段。截至现在,我国尚有四千余万的贫困人口,而这些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作为一名研究方向为收入分配和贫困的青年党员同志,不仅应具有更强的服务西部的意识,而且应主动为党和人民分忧。

在校期间,身为南开大学博士生讲师团团长的杨思飞,曾在街道机关、医院、中小学、社区等多类基层单位开展党的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事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团史和青少年成长等方面主题宣讲,共计三十余场。

践行公能  知中国服务中国

杨思飞一直认为,“公能”精神应是南开大学区分于其他高校和教育机构的本质特征。“我们之所以是南开人,不是因为我们的学习成绩或研究成果多么优秀,而是因为我们秉承‘公能’精神,知中国、服务中国。”对于他而言,当前最急切之“公”,莫过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要害恰在西部。因此,杨思飞选择去往西部工作,以此作为实践“公能”精神的最佳注脚。

但是,去西部并不仅仅意味着一次就业选择,还面临着举家搬迁和长期落户的问题。凭着对“公能”精神的坚守,对共同富裕思想的认同与理解,对党领导的实现中国梦伟大实践的忠诚与热情,对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目标与期许,杨思飞坚信:走向西部,走到党和国家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是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精神境界,也是一名当代知识青年应有的“公能”情怀。

上“吃苦大学”  正确看待博士奉献西部

对于即将前往工作的地方,杨思飞了解到,陕西省扶贫成效不佳,未来将加快扶贫政策落实,工作采取“5+2”、“白+黑”模式,没有周六日也没有假期,夜晚加班更是家常便饭。这些都让杨思飞的母亲颇为焦虑,担心在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在陕西举目无亲的儿子身体会出问题,不愿意让儿子赴西部基层工作。面对母亲的担忧,杨思飞安慰道,“人啊,年轻的时候得吃点苦,只有年轻的时候把苦吃够了,未来才能厚积薄发。”在他的坚持下,家人最终同意了他赴西部圆梦,结婚不到两年的妻子也毫无怨言,决定带着刚出生的孩子,跟随杨思飞一起落户陕西。

在说到博士与西部这两个词时,杨思飞坦言,必须正确看待博士奉献西部的问题。他说:“博士与东部并非天然相配,博士与西部也并非天然互斥。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我们的人生不仅要经历苦楚,也要主动吃苦。去往西部地区历练,去往基层地区锻炼,去往艰苦地区锤炼,恰恰给予了博士们一个广阔天地,磨练了博士们的心性和耐性,有利于利于我们‘成大才’。我们应该要上‘吃苦大学’,我们博士去往西部丝毫不浪费。”

现在的杨思飞,已经开始详细地了解丹凤县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与县里地形图等等,并经常与县里基层干部沟通工作及扶贫政策流程,为自己即将上任进行充分准备。下个月,他即将带着自己的初心奔赴祖国的西部大地,践行公能,不断前行。(来源:南开新闻网 通讯员 王群 李思诗)